Lua

Lua

Lua 是一种轻量级的脚本语言,广泛应用于游戏开发、嵌入式系统和Web开发等领域。它的设计目标是简单、高效和可扩展。

Redis 中的 Lua

在 Redis 中,Lua 脚本可以用来执行原子操作,避免多次网络往返。Redis 提供了 EVAL 命令来执行 Lua 脚本。
Lua 脚本可以访问 Redis 数据库中的键值对,并且可以在脚本中使用 Redis 的命令。

Lua 脚本的基本语法

1
EVAL script numkeys key1 key2 ... arg1 arg2 ...
  • script:要执行的 Lua 脚本。
  • numkeys:键的数量。
  • key1 key2 ...:要操作的键。
  • arg1 arg2 ...:传递给脚本的参数。

Lua 脚本示例

1
EVAL "return redis.call('SET', KEYS[1], ARGV[1])" 1 mykey "Hello, Lua"

Lua 使用场景

对于释放分布式锁的场景,可以使用 Lua 脚本来确保操作的原子性。以下是一个示例:

释放锁的业务流程:

  1. 获取锁的线程标识
  2. 判断是否与指定的标识(当前线程标识)一致
  3. 一致则释放锁
  4. 如果不一致,则不释放锁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-- 锁的key
local key = "lock:order:5"
-- 当前线程标识
local threadId = "dsadasfsadasdfa-33"

-- 获取锁中的线程标识
local id = redis.call('GET', key)
-- 比较线程标识与锁中的标识是否一致
if (id == threadId) then
-- 释放锁 del key
return redis.call('DEL', key)
end
return 0

进行简化:

1
2
3
4
5
6
7
8
local key = KEYS[1]
local threadId = ARGV[1]

local id = redis.call('GET', key)
if (id == threadId) then
return redis.call('DEL', key)
end
return 0

再次简化:

1
2
3
4
5
6
7
-- 这里的 KEYS[1] 是锁的 key
-- ARGV[1] 是当前线程标识
-- 这里的 KEYS[1] 和 ARGV[1] 是传入的参数
if (redis.call('GET', KEYS[1]) == ARGV[1]) then
return redis.call('DEL', KEYS[1])
end
return 0

RedisTemplate 中使用 Lua

在 Spring 中使用 RedisTemplate 执行 Lua 脚本,可以使用 execute 方法。以下是一个示例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private static final DefaultRedisScript<Long> UNLOCK_SCRIPT;

static {
UNLOCK_SCRIPT = new DefaultRedisScript<>();
UNLOCK_SCRIPT.setLocation(new ClassPathResource("unlock.lua"));
UNLOCK_SCRIPT.setResultType(Long.class);
}
@Override
public void unLock() {
// 原子性释放锁
stringRedisTemplate.execute(
UNLOCK_SCRIPT,
Collections.singletonList(KEY_PREFIX + name),
ID_PREFIX + Thread.currentThread().getId()
);
}

// @Override
// public void unLock() {
// // 获取线程标识
// String threadId = ID_PREFIX + Thread.currentThread().getId();
// // 获取锁中的线程标识
// String id = stringRedisTemplate.opsForValue().get(KEY_PREFIX + name);
// // 判断是否一致
// if (threadId.equals(id)) {
// // 释放锁
// stringRedisTemplate.delete(KEY_PREFIX + name);
// }
// }

在上面的代码中,我们使用 DefaultRedisScript 来加载 Lua 脚本,并设置脚本的返回值类型为 Long。然后,我们使用 execute 方法来执行脚本,传入锁的 key 和当前线程标识作为参数。
unlock.lua 文件中,我们可以编写 Lua 脚本来释放锁:

1
2
3
4
5
6
7
8
-- /resources/unlock.lua
-- 这里的 KEYS[1] 是锁的 key
-- ARGV[1] 是当前线程标识
-- 这里的 KEYS[1] 和 ARGV[1] 是传入的参数
if (redis.call('GET', KEYS[1]) == ARGV[1]) then
return redis.call('DEL', KEYS[1])
end
return 0

由此,Lua 脚本可以在 Redis 中执行原子操作,避免多次网络往返,提高性能,同时由于判断与释放锁的一致性操作可以防止误删锁的情况。